揣骨在中國相學上的地位
揣骨之法,源起於「黃帝內經」,當其時所用的測骨之法,其目的是在於診斷病情,而後世的醫卜諸家則將其發揚光大,並將其用途轉化爲替人看相,知其凶吉。
陶宏景《相經》序有云:「性命著乎形骨;吉凶表乎氣貌。」《人倫大統賦》之序亦云:「閱人之道,氣色難辨,骨法易明。骨法者,四體之幹,有形象,列部份,一成而不變,欲識貧富貴賤,賢愚壽夭,章章可驗矣。」
賦中又云:「神爲骨之苗裔,骨乃人之根株。」《麻衣相法》也說:「骨爲主,肉爲客。」由此可證,「骨相」在中國歷代的相學之中,據有舉足輕重之地位。《相經》有云:一上相聽聲,中相辨色,下相揣骨。 」揣骨,乃是相人學的第一步,欲求入門,必由根基做起。看相要先看骨,後看肉,所謂「骨骼之謂命,皮肉之謂運。」命乃天定,運或可轉,先知其命,方能轉其運。
揣骨之手法,計有推、敲、按、摩、比、捻、揉、拿、拍、划等十種手法,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揣法:頭骨要用按摩,脊柱必須推划;胸骨要用拍法,膝蓋必須揉拿掌骨要用敲拍,指骨必須比捻。至於下手之輕重,以適中為宜,重痛或輕癢,皆爲大忌。
而骨法之基本大原則,可歸類如下,「骨者體之幹所受,宜清骨長細,內外肉相勻稱。若骨堅立輕細與骨肉薄者,近於寒也。大抵須得聳直,不橫不露與肉副應者,爲善相也。」「巍巍峰嶽,堅立萬福,堅剛而峻,鬱茂而秀,此乃天地之骨也。人之有骨節,亦像山嶽金石,欲峻而不欲廣,欲圓而不欲粗,瘦者不欲肉少而骨露,者多艱多壽也。』
「額骨雖起而不聳,正面雖開而無肉,故爲碌碌仕宦;或眉疏眼秀,氣稍清則爲士;或皮粗骨重,氣濁則爲農;或骨巧而肉薄,則爲工;或骨粗而肉厚,則爲商;骨氣渾厚,精神露見者多憂惱。」以上只是大原則而已,細部之解析可見於後文。
人體全身上下的骨骼大約有兩百多塊,粗略的加以分類,則可分爲頭骨、身骨、手骨、腳骨四個部位,其中尤以頭骨最爲重要。「頭爲一身之尊」「大貴在乎頭骨」,自古以來,揣骨之學對於頭骨之研究最爲專精,本章就由「頭骨」開始解析。

頭部
冰鑑有云:「一身骨相,具乎面部。」,孔明神相亦云:「頭爲一身之尊,大貴在乎頭骨」,由此可知頭骨的重要性。
冰鑑神骨篇說:「骨有九起:天庭骨隆起,枕骨強起,頂骨平起,佐串骨角起,太陽骨線起,眉骨伏犀起,鼻骨芽起,顴骨豊起,項骨平伏起。」此九骨皆是頭部的重要骨骼,依次解如下:
天庭骨:在髮際之下,司空之上,也就是額頭靠上面三分之二那一塊正中的地方。宜乎骨勢豐滿隆起,忌突兀,也忌低陷,突兀主孤刑,低陷主貧困。
玉枕骨:在後腦杓子上,有骨強起,就是所謂「玉枕骨」。按其形像,分為十八種,各有專稱;而最細緞的分法,竟有二十一種之多,有其一便是貴相,或者僅是有骨微起,也主祿壽,無則不達,破則主賤。總之,一定要骨氣充實,越顯著越具價值。
頂骨:就是頭蓋骨,主要條件是必須平正而不突兀,尖削、低凹、都爲不令之相。
佐串骨:此骨的起點,發於顳顬部,又叫耳門骨,在鬢腳處,其氣勢斜著向上插到平常小孩子紮小的地方,有骨突似角而起,乃係佳骨。低陷則主孤獨,儈尼多半佐串骨不起。
太陽骨:起於兩道眉毛的尾稍。根部在太陽穴,作直線向上騰起,自外觀上察看,宜細而顯但最忌歪曲,或有低坑。太陽骨不但與一個人的事業財富有關,對於功名發跡遲早,尤有關係。
眉骨:又名眉骨,太高出的人,個性必然狂狷驕傲,太低凹便屬奸邪貪婪的小人,總宜眉毛恰好生在眉盤骨上,骨穫不露,且是在平伏狀態下顯得隆起。
鼻骨:宜高起,從準頭而上,氣勢一如蘆筍竹芽,與天庭骨氣勢聯屬,乃最高貴的鼻骨。
顴骨:一定要有力有勢,最貴者抽上天蒼,其次者插入鬢髮。最忌尖緊、偏反、浮露。有顴無柄也非令相。
項骨:即後頸與脊相連之處,骨勢定要平伏豐滿,而項有餘肉。此骨象徵一個人的福澤與安寗,所以又有一個別號叫安寗骨。此九骨又各有不同的代表意義:天庭骨1|代表遺傳,可知一個人的祖蔭家世與教養。
玉枕骨—|代表器量格局,可知其待人處世之行爲。
頂骨1—代表智慧。
佐串骨—1代表客觀環境,可知其人緣與情感。
太陽骨—|代表才華。
顴骨—|代表志節,可知人的品性與志向。
鼻骨——代表健康,也可知人的金錢觀與事業觀。
眉骨1—代表意志,可知其魄力與毅力。
項骨——代表心境,可知其是否沉著平穩。欲知頭骨之吉凶,可由以下幾個簡略的骨法原則來看,便可知其一二:
額骨:中央連鼻,陸高者有名伏犀骨,仁慈清廉,位高世治,爲人世不可多見之聖賢。兩旁隆起,名日月角骨,爲武將必掛帥,守土封疆,邊陲重臣。兩側隆起,名龍虎骨,文武全才,出將入相,能治亂世,輔佐元首。
枕骨:耳後骨隆起,名玉枕骨,正義疏財,揮金如土;然非破敗之揮霍無度,以無用之財發揮想像以外之效力,以濟世興邦,本身則布衣粗食,並未在意。
後腦骨:圓廣而隆大倡,可白手興家,善於理財;凸而上尖名反骨,位高必叛,國之禍根。下尖名殃骨,家室不安,人疾,畜亡。其上下略突出而未呈尖狀者,懂及本身,不損他人,此種人多爲賢良君子,急公好義。
眉骨:眼眶骨之上半圈爲眉骨,有顯有隱,顯者謂眉隨骨而高者,英俠,中壯之年大發,約三十七、八至四十二、三歲定發跡騰達。然骨佳眉淡或短疏均災禍之相,多死於交通事故,宜常自警惕,勿圖速強行奪路而危及生命。
顧骨:顴骨有將五府之顴重複之嫌,然面部五府之顴包括面部之肌肉及形態,此處懂討論骨之形狀及其作用。其形圓突者之高,高者其心力強,喜政治生涯;扁平者謂之隱,多愛好自由生活及無限制之職業,長而尾端入鬢,謂之插天,有極高之適應能力,就算居高位也能面面玲瓏圓滑,亦有大而無畏的精神。
人的頭部骨骼若是加以細分,由前而後,由上而下,可分爲:前部——額骨、眉骨、鼻骨、顴骨、耳骨、齒骨、骨、領骨。後部——頂骨、腦骨、枕骨、頸骨。而人的「頭型」亦可做爲判斷的依據,以下即是頭部之局部解析:

頭是五臟之主,身體各部分的總管,代表著四維八方,因此頭要端正,而且如果有貴骨突起,是為貴相。
頭型前面部位–額骨相法:
- 額方者貴,額闊更榮,額隆者吉,額圓亦佳。額方闊無紋者大貴,豐隆圓起亦主福壽。
- 額闊而塌中年發達,額仰而平晚歲身榮額闊塌無日月角不貴遲發,額闊平仰、兼得頦朝發在晚年。
- 額尖而窄早歲蹇滯,額破且缺壯年波折。額尖窄主賤,書云「朝中無尖頭(古稱額爲頭)宰相,家中無窄額「貴婦」是也,額破缺事業波折多在壯年且屬雜格。
- 額低骨陷,刑剋愚頑;額橫骨露,兇惡刑親;額塌,少年虛花;額突,幼歲孤刑。額低陷,即眉骨上端下陷成坑;額突即額骨向前突出,不孤刑必自剋身亡。
- 額前獨高者優點:主得人和,際遇平順,好學有恒,治事有方。缺點:武斷嫉妬,後悔鄙吝。
- 日月角高出者優點:進取精神,自創自立,不願求助。缺點:個性驕強,塞無助。
- 若見伏犀之骨,定作朝臣。所謂「伏犀之骨」是從兩眉之間的印堂,有骨隱隱而起,經中正天中直貫髮際,光潤舒暢,沒有破陷,這在看相的術語叫「伏犀貫頂」,或爲一品王候,或爲千軍勇將。總而言之,具有這樣的骨法,當是上相無疑。
- 處師傅之榮尊,懸犀之象。「師傅」,是過去帝王時代最高的官階。位極人臣,其地位大概相當於今日官制中的五院院長。「懸犀」即「伏犀」,又名「匿犀」。「懸犀」是一種最高貴的額骨,其形勢係從山根部位直起,一氣呵成,貫入頂際。九骨歌云:「鼻骨直起上入腦,名曰伏犀骨中寶。」可見此骨的價值。犀牛的角生在鼻端,犀角的形勢,原是半弧形朝前向上生長的,一定要把它懸起,便如額骨貫頂的氣象,所以又名「懸犀」。
- 日角低落父先喪,月角失陷母先亡。在兩道眉毛的上邊,有骨圓起,直徑約九分,左邊名曰「日角」,代表生父;右邊名日「月角」,代表生母,合爲十二宮中的父母宮,從此處可以察知父母的福壽。大抵日月角高明圓潤者,象徵父母健康長壽;如果低陷偏缺,必然早失估恃,這是總原則,其次是:凡額骨低塌,兩眉連成一氣,多半幼年喪父母。頭髮生得特別低,額形逼窄,嘴如吹火,也是孤哀子之相。日月角豐滿圓潤,配合兩隻耳朶,城廓玲瓏,垂珠圓大,色澤光鮮,父母必然貴顯而多財富,家境優越。兩鬢骨直上高聳,插入山林,父母必享高壽。
- 山林豐廣多逸豫,邊地缺陷足悽愴。「山林」位在天倉,也就是額頭左右最上方邊臨髮際之處。本來最正確的解釋,應該是沿額邊一線的頭髮叫山林,因頭髮密茂叢生於高處,頗似山林之故。但我們實際觀察的時候,卻不是重在頭髮而重在「額的邊沿」。「山林」有許多別號,如「邊地」「郊外」等。「山林豐廣多逸豫」,豐是豐滿,廣是廣闊,豐滿是指整個天倉部位骨法充實的程度而言,廣闊是指頭額侵向髮際所擴展的幅度而言。若豐而不廣,或廣而不豐,就是有了偏虧,斷為不令。「逸豫」兩字僅作安樂解,山林豐廣的人,雖不一定就能享富貴,但必然能享安樂。山林宜豐廣而最忌缺陷,這是一項總原則。一個山林邊地有缺陷的人,他先天就有一種潛伏的憂鬱感,缺乏自信,往往自卑,心理上早就不健康。有了這些因素,乃使他的命運也多遭逢不幸。凡邊地缺陷的人,首先是他的家庭必然有很多問題,諸如出身貧賤,父母早亡。天帝者,顱頂(山林)也;其位至高、至尊,爲乾,爲陽;乃智慧之源,職司賢愚之總署,掌策略指揮之權。顱頂以高廣爲貴,崎嶇則運蹇。肥者多圓,瘦者多尖,中和者成方;寬闊者,多屬敦厚之人,富保守持久性,惟思想遲鈍,記憶薄弱,聲音低微,行動緩慢,喜食油脂,易患肝臟病,及早衰糖尿病等症,至於高血壓,亦必視其情形而定之。圓潤者,如萬里晴空,光天化日,多係達觀者的享受階層。尖狹者,山高水長,多係敏捷之人,計劃週密,善于辯才,交遊廣闊,一旦成功,敗於色情,及不良嗜好,喜食香脆甜;中型者,中流砥柱,多富果敢性,善于創造改革,有擔當的魄力,平時不與人爭,要爭則爭得澈底,極端時會,不顧一切後果,易患傳染病,子息旺,一生平穩。